新闻中心
NEWS
秋分
昼夜均,寒暑平
一场雨,一朝寒
草木染青黄,蝉噤荷残
秋分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的第4个节气,每年的9月23日前后,进入“秋分”节气,“秋分”与“春分”一样,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。秋分之“分”为半之意。“秋分”的意思有二:一是日夜时间均等;二是气候由热转凉。
秋分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我们需注意秋分“四防”:
一、防悲秋
俗话说“伤春悲秋”,这个节气更容易触发抑郁情绪,若是不注意精神养生,身体就容易出毛病。远离悲秋的最好方法是加强日照和光照。在晴朗的日子里,应多做户外活动,接受阳光的沐浴,可调动情绪,增强兴奋性,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,在晴朗的日子里,登高望远,心情愉快的同时,也锻炼了身体,身心都能得到放松。
二、防悲乏
秋分后应该多运动,尤其是做伸展运动,加强血液循环,舒展身体、收敛心神,防止劳累疲乏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,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,适宜的运动有步行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
三、防秋凉
秋季,天气转凉,雨水稀少,空气干燥,易出现口干、鼻干、咽干、舌干少津、干咳少痰、皮肤干裂现象,此即医学上所说的“秋燥症”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秋分的“燥”不同于白露的“燥”,秋分的“燥”是凉燥,而白露的“燥”是“温燥”。“燥令伤肺”,因此,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、温润为主的食物。
秋分养生当然离不开饮食,那么饮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
1、多吃“辛酸”水果
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、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,比如:梨子、甘蔗、百合、山药、白萝卜、胡萝卜。秋分养生虽以多吃"辛酸"果蔬为主,但也不可吃得太饱,以免造成肠胃积滞。需要注意的是,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,如果脾胃不好、经常腹泻的人,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。
2、秋分可药补,但注意进补有度,切勿过量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,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,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是很有效的办法。党参、芡实、白术、苍术、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。芡实可防病延年。莲子补脾止泻,益肾固精,固涩止带,养心安神。莲子和人参黄芪大枣茯苓同用,可补脾益气。莲子、芡实、酸枣仁、五味子有益肾气,宁心安神治失眠。但秋分进补,不可太过,要适量,忌无病进补、忌慕名进补、忌虚实不分。
3、去火去燥多喝茶
秋季天气凉爽,风霜高洁,气候干燥,余热未消,人体津液未完全恢 复平衡,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。此时,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 好。此茶性味介于红、绿之间,不寒不热,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 液。
4、多喝汤滋润肺腑
秋季干燥气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,从而使人有不同程度“干燥感”,中医认为燥易伤肺,津亏液少。因此,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,既滋阴润肺,又可及时补充水分。藕、土豆、山药都是煲汤佳品。
5、早晨喝粥最养胃
秋天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,让身体机能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的过程,粥就具备了这个功能。每天早上空腹胃虚,喝上一大碗热粥,不但让肠胃得到滋养,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,还能补充营养,为一天的工作养精蓄锐。
6、吃鸭肉去秋燥
鸭肉可以滋阴养血,有利消肿,益胃生津的效果,也有益于咳嗽水肿,小便不利,大便干燥,食欲不佳的人。因此,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。
7、养肺防燥小心吃蟹
秋分时节正是蟹肥膏黄的时候。但蟹类富含蛋白质,还有很高的胆固醇,一旦进食过量便容易引发疾病。建议节制食用,浅尝即可。另外,隔夜的剩蟹中组氨酸在某些维生素的作用下,会分解为组胺,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原微生物,却不能破坏毒素,从而导致组氨酸中毒。因此,蟹最好现蒸现吃,一般不要超过4小时,最好一顿吃一只。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售后服务:0731-58616238
投诉建议电话:0731-58616238